網站主辦:中國衡器協會   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> 行業信息

秤砣粽的來歷

黃赤成


公元前340年,楚國大夫屈原,面臨亡國之痛,于端午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,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,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。以后,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,每到這一天,人們便用竹筒裝米,投江祭奠,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 —— “筒粽”的由來。

為什么后來又用艾葉或葦葉、荷葉包粽子呢?《初學記》中有這樣的記載:漢代建武年間,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,自稱是三閭大夫(屈原的官名),對他說:“你們祭祀的東西,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,以后可用艾葉包住,將五色絲線捆好,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。 ”于是,人們便以“菰葉裹黍”,做成“角黍”世代相傳。

粽子形狀很多。宋祝穆《事文類聚》載:“端午粽子,名品甚多,形制不一,有角粽、錘粽、茭粽、筒粽、秤錘粽、九子粽等名。”“角粽”以其形似牛角而得名,“秤錘粽”以其形似秤錘而得名。“筒粽”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而成,傳說發明者是屈原姐姐女須。

秤砣粽:糯米淘洗干凈,放清水浸泡至能捏碎,濾干備用。包裹時,外觀為四角錐體,上端是個等邊三角平面,下端一角較長,外面用絲線纏住,入放淺水鍋中,水開稍后,翻轉粽子,再慢火煮熟。它的制作方法和角粽一樣,不過在包扎時改變了一下形狀。這主要是一些不會包粽子的人包出來的,在湘西溆浦,這種形狀的粽子是不能作為禮品贈送人的。

市場上賣的粽子多是用菰葉裹上黍米,包成秤砣的形狀,叫作“秤錘粽”。百姓買來相互饋贈,并用來祭祀祖先。清代蔡云《吳歈》云:“秤錘粽子滿盤堆,好侑雄黃入酒杯。余瀝尚堪祛五毒,亂涂兒額噀墻隈。”描寫的就是人們在端午節喝雄黃酒避蟲毒的習俗。

每個粽子都有著美好的寓意。比如“五角粽”寓意五谷豐登,“元寶粽”代表招財進寶、“秤砣粽”則象征四世同堂。還有“秤砣粽”包得方方正正,八面玲瓏,有“秤砣小小壓千斤”之意,祝愿將來小孩子平安長大、出人頭地。另外“秤砣粽”也寓意是田地牢固。

 

THE END

關閉窗口      行業信息      網站首頁


中國衡器協會
微信公眾號
手機掃描左側
二維碼進入
中國衡器網
手機版


 網站主辦: 中國衡器協會  北京北三環西路43號青云當代大廈806室  Tel: 010-62115995  Fax: 010-62115741   京ICP備05008132號
一二三四高清视频免费观看,国产成人无码va在线播放,国产美女精品视频线免费播放软件,一区二三区国产好的精华液,免费看mv大片的直播软件下载,老狼影院